★永远做生活与艺术的开拓者--序小说集《迷乱的星空》
王蒙

最初读到的建功的小说,是七九年二期《花城》上的《萱草的眼泪》
。这篇作品颇好读,委婉多情而又干净流畅,读起来如“眼睛吃冰激
凌”,读后却觉得这样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姑娘的悲剧,并无太
多的新意。那种戏剧性的场面,特别是最后妈妈的哭诉,既动人又有
点廉价。当时的印象,通篇如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黎露,黎明时分
的露珠,晶莹,清新,留不下多少痕迹,也没多大价值。
当然也可以看得出来,作者的初衷决不只是用一个悲哀的故事赚
取眼泪,他已经在形成和发表自己的对于生活、对于革命、对于人的
尊严和权利的哲学见解。《萱草的眼泪》是为弱者洒下的一掬同情之
泪,也是对强者的呼唤。但是,比较一般化的戏剧性故事并未能完全
表达作者的哲学,我以为。
不久,我看了《京西有个骚达子》,小说一开头就以其特有的质
朴、幽默、地方色彩(不只是北京味儿,而且是特定的京西矿区的味儿
)、性格的独特性、“斗争”(如果“装骚达子”也算一种“斗争方式”
的话)的独特性,和如临其境的生活实感把我给“镇”住了,这个作者
在给我们的文学园地提供新的东西!那一阵,正是用文学作品写反官
僚、反特权相当热乎的时候,《人妖之间》、《将军不能那样作》都
在那个时候出来的。但建功的这一篇独出心裁,借用洋名词儿来说,
叫作有点“荒诞”又有点“黑色幽默”,读了叫你哭笑不得。我说了
,只是“有点”,就是说极有限,适度。因为象夫妻分居两地这样的
矛盾,当然十分令人同情,却不能说就是由于什么“官僚”造成。义
愤填膺、痛心疾首、势不两立……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皮德
宝的那一点点“荒诞”和“幽默”,倒不失为一种比较健康的态度。
皮德宝毕竟大年初一没有去“主任”家去吃饺子,我们的工人是善
良的、通情达理的。“主任”的难处作品也写到了,建功并不认为
生活的缺陷一定是由于某一个“坏蛋”造成的,这种写法也是难能可
贵的。当然,王老头这个大慈大悲的形象一树起来,刘主任、皮德宝
的形象就蔫下去了。但王老头这个形象始终使我有点难受,弄这么一
个老光棍给皮德宝看孩子,令人于心不忍。也许建功就是要动读者“
不忍”之心吧?还是建功给王老头分配任务的时候太蛮横些了呢?
小说发表以来,又好几年过去了,皮德宝小俩口调到一块儿去了
吗?还真让读者怪惦记的。
就在那个时候我还没弄清,这篇东西与《萱草的眼泪》同出一位
青年作者的手笔。
紧接着,旁人向我推荐了《流水弯弯》:一个姑娘嫁了一个金玉
其外,棉花(倒不一定是败絮)其中的人,越来越怀念早先丢掉的那块
真金。这样的故事并不怎么能打动我,妻子嫌丈夫庸俗,这在旧俄、
苏联、我国的小说中似乎都屡见不鲜。例如《青春之歌》里对林道静
和余永泽的描写。但这篇作品里至少有两条使我激动:第一,写了“
我”与钟奇投奔“红卫兵公社”这样一件虔诚、浪漫而又是“用空想
和狂热来开生活的玩笑”的事,是作为钟奇奋斗路上的一个阶梯来写
的。这不简单,因为按当时的“行情”,更时兴把红卫兵写成暴徒浑
蛋。第二,是最后,“我”去看望钟奇,钟奇的那受了伤的、潦倒的
生活。特别是结尾,“我”对钟奇说:“你对你的爱人要好一些,她
是个很好的人”,催人泪下。这就是善的力量,这就叫“心灵美”,
这就是温暖,这就是光。但一封信六年没看到,这种误会又“戏剧”
得有失做作了。把钟奇们遭受的打击仅仅归咎于几个“一贯正确”的
领导,也有失简单。其实,何必在一个短篇中为钟奇的挫折作出肤浅
的解说呢?
这以后,我开始在一些会上认识陈建功同志了:年轻而不幼稚,
有见解、有知识而不炫露,毕竟是做过十年矿工的人,是走了“与工
农大众相结合”的“必由之路”的一个好同志,这就是我的印象。
他一边上着大学,一边写小说,既丰产丰收,又没耽误上学,没
脱离群众,没在本校本班显得挺“葛”,这不容易。新作哗啦哗啦地
发出来了,《盖棺》、《丹凤眼》都得到了好评,《迷乱的星空》、
《飘逝的花头巾》、《雨,泼打着霓虹灯》、《被揉碎的晨曦》、《
走向高高的祭坛》……则完全是另一类题材,另一类语言,另一类写
法。仅这一点就特别值得重视了:我们的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表现了
相当的宽度、容量和开拓的追求与勇气。给一个不知究里的人看一下
《盖棺》和《迷乱的星空》吧,能不能看出来是一个人写的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学现象。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作者多矣,有
的作品比建功打得更“响”,有的很快被评论家和读者确认了“一眼
可以看得出”的风格。但陈建功这样的,一上场就是两套家什,两套
拳路,两把“刷子”的“二元”现象,却相当罕见。一眼是看不出《
萱草》与《骚达子》是同出一人之手的,两眼也未必行,恐怕得看个
三四遍,然后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我个人很欣赏这种现象,虽然我不能预言建功会长久地“二元”
下去?多元下去?还是会慢慢地找到一种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路子,“
定于一”?逐渐“定于一”是可能的,但“定于一”仍然是相对的,
除非他停止艺术上的追求,除非他使自己的永无至美至善之日的风格
凝固以至于衰亡,他是不可能永远“定于一”的。就象活的细胞总是
要分裂一样,艺术探索也是一种分裂——发展,他是他自己,又是新
的非我,我相信,提倡开拓生活的陈建功,他这种创作上的多元现象
表现的也是一种开拓精神,这是可喜的。
当然,风格应该是多样的统一,孙悟空虽然七十二变总还是能被
辨认出来。《丹凤眼》与《迷乱的星空》二者题材、手法、语言看起
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仍然都有“陈记”的戳印。在辛小亮的傲骨里,
难道就没有与顾志达相通的地方么?当然,顾志达又会使我们想起钟
奇,想起秦江,想起《被揉碎的晨曦》中的“我”。这些作品,是对
于对抗着生活中的“浊流”(见《飘逝的花头巾》)的强者的颂歌。这
些强者认为,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享受,而在于开拓,对于那种庸俗的
功利主义,他们抱鄙夷的态度,他们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理想,即使
为了理想而碰得头破血流,也绝不应退缩叫苦。《丹凤眼》中的辛小
亮,可爱就可爱在这里。辛小亮因为是井下矿工,世俗者嫌他们“工
种不好”,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他可不自怨自艾。他说:“咱窑工
让人瞧不起,可并不是武大郎卖豆腐,人熊货软!”他讽刺那些势利
眼的姑娘说:“那是给矿上的小科长们啊,写材料的小白脸儿们啊,
头头脑脑的儿子们啊预备的。”妙极!建功之可爱就在于虽然他本人
也在矿上写过材料却决非“小白脸儿”之流,他与矿工、与辛小亮、
魏石头(《盖棺》)、云虎(《甜蜜》)以及皮德宝、王老头们心连着心。
如果不是工农化,他能写出下面这一段来吗?请看辛小亮对那个老头
在煤炭部工作、却看不起矿工的一家的恶作剧吧:
“熊?我出气了!临走,趁屋里没人,顺手把身边的暖气给他关
了!把旋钮摘下来,出门又扔回他家报箱了!别看你是煤炭部的,冻
一宿吧!……”
痛快!该浮一大白!
而辛小亮的朋友“活宝”是怎样说的呢?“老弟上刀山下火海,
也得给你奔个大嫂子来。明儿还给他们送喜糖去,气他!”
仗义!铿锵有力,金石之声!我看,这就是建功的心声!也是读
者看到这里不能不发出的心声!
《盖棺》里的魏石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形象,这个多少有点被
扭曲的形象的心灵里包含着黄金和热火,这既是对生活中的荒诞因素
,对“浊流”的抗议,也是另一种对于人的尊严、对于强者的呼唤。
这篇作品是耐读的,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和分析作品,是对作家的灵魂的探索。
陈建功创作上的二元现象,说明这位三十二岁的大学生的灵魂颇不简
单,那不是一条窄窄的小胡同(哪怕有几分幽深),那也不是浅浅的一洼
水(哪怕有五光十色的反光),陈建功肚子里是颇有玩艺儿的,说的雅
一点就叫做他有一个丰富的灵魂。目前为这个灵魂下断语还为时过早
,因为这种两元现象在标志着丰富的同时,也标志着他自己还正在摸
索,他还没有写出他最得意的代表作,他的创作还不那么稳定。不论
写矿工还是写教授,他在召唤强者,他在嘲笑和谴责浊流,他努力为
人的尊严而唱赞歌,然而他的赞歌成就不一。
这里,我不想详谈他的一些带有“急就章”的味道的作品。《雨
,泼打着霓虹灯》(还有《被揉碎的晨曦》,题名都有失雕琢)和《飘
逝的花头巾》在思想方面有某种共同性。选材、立意都非常新,显示
了建功对生活的敏感与深思,特别是后一篇,估计在青年、特别是在
大学中会引起热烈的反响。但我总觉得这两篇小说的题材还没有消化
、酝酿得很成熟,好象是面团,还没有发酵够、揉匀,里面还有疙瘩
,因而,两位女主人公的戏剧性的一百八十度变化,就不那么令人信
服。
窃以为,如果建功结构故事的时候,少追求一点戏剧性的对比,
他的小说也许会更自然一些。《走向高高的祭坛》更是如此,读后人
们不免会觉得,作者在对天坛有了一个强烈的感受和深邃的思索以后
却没有找到应有的活泼泼的生活内容,因而编造了一个相当费解(即晦
涩)的故事。虽然,妄想型的精神病患者的故事很可能是实有所闻。《
衷曲》的戏剧性就更浅薄了。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估计建功本人对《流水弯弯》《
迷乱的星空》一类作品具有更多的偏爱,所以他给集子起名为《迷乱
的星空》。笔者曾建议他采用《丹凤眼》为好,一方面因为笔者更喜
欢“丹”类小说,一方面是因为生意经,以“丹”为名,说不定能获
得新华书店更多的定货。(不知这算不算“浊流”?)但从社会效果上来
看,也还是他的《骚达子》《盖棺》《丹凤眼》要影响大一些。(青年
学生可能更喜欢“星空”一类。)
我完全赞赏建功继续用“两把刷子”刷下去,我丝毫不想指手划
脚要他舍此就彼。但我要说,迄今为止,建功写知识分子的小说远不
如他写矿工的小说更有特色,有风格。不用说别的,就拿语言来说,
“丹”类小说是如何令人拍案叫绝!“星空”类呢?不是显得还缺乏
独特的东西吗?再说人物,他写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工人,都是活灵活
现的,而他精心塑造的钟奇、顾志达、秦江(《飘逝的花头巾》)却相对
地说要苍白一些,概念化一些。
《迷乱的星空》是结构比较庞大,内涵比较丰富,提出的问题也
比较尖锐的一篇力作,读后心怦怦然。作者把父女二人的爱情与他们
的生活哲学结合起来,描写的视角适当变化,已死的炜炜的母亲与《
老人与海》的穿插和象征,特别是炜炜终于未能与顾志达相好这样一
个令人遗憾、令人深思却也令人感到一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欣悦的结局,都说明了建功艺术上是有追求的,有潜力的,有来
头的,正所谓前途不可限量。
美中不足的是顾志达这个形象本身,既伟大又单薄,给人以过分
愤世嫉俗而生活在云端之感。他这么伟大,恐怕没有哪个姑娘有资格
配爱他,至多能得到他的一次热吻,下一次就是冷吻了,再下一次就
得拉吹。他会不会落一个王老头乃至魏石头的下场呢?不是完全不可
能的,虽然魏石头是那样渺小而顾志达是那样伟大。不是钟奇也颓唐
了么?不站在坚实的土地上,只凭一副傲骨,不是很容易被浊流所淹
没,而伟大与渺小之间也决不存在
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么?
以短篇而论人往往是瞎子摸象。建功的灵魂还有待于开掘和发展
,建功的生活还有待于开掘和积累。抓住象耳朵说他象蒲扇,抓住象
鼻子说他象绳索都是可笑的。他的创作在赢得了极其可喜的成绩的同
时,也出现着不平衡,参差,新的苗头与新的不足,这是完全正常的
现象。他还是个大学生,创作与生活斗争之路还在前面,不管有多少
岔路,也不管他会经历多少曲折和挫败,我希望他不要失去开拓的理
想,强者的自尊,我同样希望他不要失去与劳动人民、与工农大众的
血肉相联的关系,不要失去他的谦逊、朴实的作风。祝他什么呢?更
大的成就?天下哪有那么廉价的成就?廉价的成就属于明伟、凌凯以
及戴过花头巾的“她”。那么,祝他象孤高自傲、超尘绝俗,象被揉
碎的“我”和找不到爱人又考不上研究生(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不屑于考
研究生和找一个俗气的爱人)的小顾?不,这是一种不公正的诅咒。还
是祝他多得到一些读者吧!但要说明,宁可多一些严格得近乎苛刻、
关心得近于挑剔的读者,而不要碰到那些捧场的哥儿们!让建功永远
不得轻松,不得安宁吧!建功得到的,决不会是一条大鱼的空空的骨
架子。
 
(《迷乱的星空》将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

此文章由“秋早文学

秋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