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纪末向你走来》
      
      
      
      
          
          >
          
          
          
              
              
                  
                  
                  
                                                  人道难为
                  
                  
                  
                          4月5日,瑞士全民投票表决政府是否应设法阻挡太多的难民涌入瑞士。
                      百分之六十五的人投赞成票,反对者却大声指责瑞士违背了立国的人道精
                      神。
                  
                  
                      1956年, 匈牙利爆发革命,成千上万的匈牙利人逃亡国外;瑞士收留了16000
                  人。1968年,捷克发生动乱,瑞士接纳了114000名逃难的捷克人。1975年,越南沦
                  陷,上万难民——大多是中国人,漂流海上。美国只收年轻力壮、具生产力的难民,
                  瑞士却特别容纳孤寡残障,欢迎近9000名难民到瑞士定居。
                  
                      1986年,来自非洲乍得的穆兀瑞在瑞士要求政治庇护,被政府拒绝,他的瑞士
                  邻居,共10个人,与穆兀瑞一起绝食抗议,要求政府改变主意。
                  
                      以红十字组织驰名世界的瑞士,一般以自己的人道主义为荣。多年来不断地接
                  纳难民,比较贫困的邻国百姓又不断地渗透进来打工赚钱,今天的瑞士已经有百分
                  之—卜五的人口是外国人,也就是说,在六百万瑞士人中,每六人就有一个外国人。
                  在苏黎世坐一趟电车,随时可以听见各国的语言。
                  
                      瑞士是个极小的国家,又极度缺乏自然资源,整个国家的财富主要依赖观光、
                  精密工业,以及银行业,换句话说,大多是脑力的经营。眼看着外国人越来越多,
                  瑞士人心里的不安全感也越来越深。这种想保护自己的不安全感与传统中的人道主
                  义形成一个两难的矛盾。这个矛盾就在执法中表现出来。1980年以来,有五千名来
                  自锡兰的Tamil申请庇护。 六年以来,政府只处理了将近2500个案子,而真正获得
                  政治庇护的,不到100人。
                  
                      去年夏天,国会通过了一个新的难民法案,给予政府权力在必要时阻止任何难
                  民进入瑞士国境,同时把考核难民身份的职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这个法案立即引起
                  社会的注意。反对人士很快地诉诺行动。在瑞士,任何政府的决定人民都有否决权。
                  短短的几个月中,反对人士收集了六千个签名,要求对新法案由全民投票表决。
                  
                      4月5日是投票日。投票前,掌管难民部门的官员预测说:“可能会是五十五对
                  四十五之比,赞成限制外人入境。”结果却出乎意料: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人肯定
                  新法案,而且投票率是百分之四十二,比一般要高,显示瑞士人对“外人入侵”这
                  个问题有高度的关切。
                  
                      这样一面倒的投票结果,明白地表现了瑞士人对外人不欢迎的态度,这种态度
                  当然其来有自。
                  
                      一方面,瑞士人觉得外国难民坐享其成是不公平的。“我们的政府,用纳税人
                  的钱, 辅助难民, 供吃供住不说,还加零用金,”一个投赞成票的苏黎世人说,
                  “但是瑞士自己的穷人——瑞士不是没有穷人,住在山里养牛的那些农人,生活很
                  清苦的。他们辛辛苦苦从早做到晚就赚那么一点点钱,跑来瑞士的难民不必工作就
                  有我们的政府养他们——这当然不公平。”
                  
                      当瑞士人发觉来自锡兰的难民把瑞士发给的福利金寄回锡兰给亲人时,  这种
                  “不公平”感就更深了。“用我们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养他一村子的亲戚?”一个
                  花店老板很不高兴地说。
                  
                      文化差异也往往造成冲突。一个去投票的家庭主妇抱怨着说:“你看我们楼下
                  的南斯拉夫人,一家人到半夜十二点还哗啦哗啦地制造噪音,小孩子蹦来蹦去,他
                  们烧的菜也有个奇怪的味道,有时候从早上八点就开始烧莱,好几个小时整栋公寓
                  气味弥漫,窗子关了都挡不住那个奇怪的气味。”
                  
                      有洁癖、爱安静、中规中矩的瑞士人如何与爱热闹、讲人情、散漫不羁的南欧
                  人和平相处?文化的差距造成沟通的困难,缺乏沟通了解,憎恶猜忌油然而生。国
                  会之所以在此时制定新法案,也无非是看准了瑞士百姓的排外情绪,投选民所好而
                  制。
                  
                      然而反对的声浪却也很大。瑞士四大党之一的社会民主党、天主教及基督教组
                  织、慈善机构,以及国际人权组织等等,一直在设法抵制新法令的通过。甚至有一
                  个瑞士人组成的地下组织,取名“庇护所”,冒着犯法的危险专门收容即将被驱逐
                  出境的难民。这些组织指责瑞士人违反了人道精神,“自私”、“排外”。他们指
                  出,瑞士人排外表面上是经济理由,骨子里其实是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早期的难民
                  之所以获得收容,是因为他们大部分来自南欧,仍属白种人。现在涌进的乃是亚洲
                  人及非洲人,肤色较深,所以受到排斥。一些专栏评论者认为今年四月五日的反难
                  民投票结果与去年瑞士人全民投票反对瑞士加入联合国有相同的涵义:瑞士人有自
                  我中心、自我封闭的心态。
                  
                      这些主张宽容难民的组织,虽然显然只占少数,却也能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
                  四千多锡兰难民就是由于这些组织的坚持而得以躲避了被递解出境的命运,暂时留
                  在瑞士境内。加入违法的“庇护所”组织的老百姓高达九千余人。与穆兀瑞一起绝
                  食抗议的瑞士人戏剧性地代表了与瑞士“恐外”心理相反的声音。
                  
                      瑞士所面临的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两难。1859年,当欧洲、美洲、亚洲仍旧
                  在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屠杀时,小小的瑞士已经组织了红十字会,超越种族、超越国
                  籍、超越文化的,救济全世界受难的人——只要他是“人”,而且在难中,都是援
                  助的对象。这么一个崇高的理想,并且付诸实际行动,使瑞士的国旗(红底,白十
                  字:是红十字会旗的反映)成为人道精神的象征。许多瑞士人因此坚持对难民敞开
                  大门。然而,现实是冷酷的。70年代,每年大约有1000名难民进入瑞士,在1986年,
                  这个数目变成8546人。 而今年,平均每个月就有1000人申请庇护。21000多个案件
                  仍旧在等待之中。涌入的第三世界难民之中,有的确实受到政治迫害,一旦递解回
                  国,马上有生命危险。有的,却只是受贫苦所驱,希望在瑞士谋取较好的物质条件。
                  真正的政治难民与只是“找出路”的难民如何区分?而小如麻雀的瑞士又如何能吸
                  收一天比一天多的难民?
                  
                      主管难民事务的官员叹息着说:“我们解决不了第三世界的问题!”人道精神?
                  还是自我庇护?在第三世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在瑞士,却是个道义问题;后者,
                  并不比前者简单。
                  
                  
                  
                  
              亦凡书库

              下一篇 回目录